【第六放映室】--《华盛顿邮报》,新闻是历史的第一草稿

Midnight Barcelona - Not  Quite  Yours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战争的一方捍卫着宪法第一修正案所赋予的出版自由,另一方则关系着国家的外交国防政策与尊严。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深陷于越南战争的泥潭,一批批年轻人被送往越南战场,而胜利的希望却日渐渺茫。

丹尼尔是美国智库的职员,多年来屡次接触机密文件的他已经对于政府的做法深感不满,在面对国务卿的满口谎言中,他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一份长达4000字的机密文件披露给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接受到这份文件后,历经三个月的整理与编辑,终于发现了重重掩盖下的巨大秘密:美国政府早已得知美国无法取得越战的胜利,而为了阻止苏联势力对于东南亚的渗透,将巨大财力投入到越南战场,也将美国士兵发往早已赢不了的越南战场送死……期间甚至历时5位美国总统的执政。

1971年6月13日,纽约时报头版头条发布了这一消息,刹那间反战的抗议与游行席卷了全国。

而时任总统尼克松并没有对产生对战争的反思,而是做出了载入史册的荒唐一举;提告纽约时报,而纽约法院的判决是禁止其出版有关战争的文章。



这在美国的历史尚属首次。全国哗然。

华盛顿邮报在此时还是一个地方小报,多年以来饱受负债与管理不善的影响,凯瑟琳作为华盛顿邮报的负责人,为了邮报的未来决定将公司上市以获取更多的资金,而让邮报继续存活下去。而在与银行家们签订的合同里强调在上市后的一个星期里,如果发生重大灾难,资本家们有权将资金撤出。

本是邮报的总编辑,有这着敏锐的新闻直觉的他在时报刊登消息之初便让手下搜集这份文件的相关讯息,而他的手下找到了丹尼尔,并将这份四千页的机密文件带到华盛顿。他手下的编辑记者与邮报的律师为是否该发表这份文件争论不休:美国政府肯能以反间谍法为由起诉邮报,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会坐牢。

最终,本找到了凯特琳,将她逼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作为一名母亲与新闻人,维护出版自由是她的使命,

作为邮报的负责人,维护家庭资产与四百多位员工的饭碗是她的职责。

在两难的选择之中,凯瑟琳最后决定出版,也昭示着华盛顿邮报与尼克松政府开战。

这是一场捍卫新闻自由的战争。

毫无疑问,尼克松政府起诉了邮报,而这次,不再是一家媒体的孤军奋战,全国各大主流媒体纷纷参与了报道,而最终,最高法院以6比3宣判邮报胜诉。




Someone You Loved Lewis Capaldi - BREACH 华盛顿邮报被推向神坛,完成了它从地方媒体向全国媒体的的转变。

冒着吃官司,坐牢,公司不复存在的风险,出版还是不出版?《华盛顿邮报》给予我们了答案:

捍卫出版自由的方式便是出版。

新闻自由。

这是在美国早已被炒烂了的话题,无论是从多年前的《聚焦》,还是更早的高分HBO美剧《新闻编辑室》无不在进行着探讨。相比于《邮报》,对于我而言似乎更青睐于《新闻编辑室》的世界,剧中打造了一个属于新闻人的乌托邦,在这里没有资本的过分管控,从记者,编辑到制作人,从台长到主播,无不在这个乌托邦中发挥着自己的新闻价值,实现着属于自己的新闻理想。如果说《新闻编辑室》为观众所呈现的是一份属于新闻人的浪漫幻想,而《邮报》所为观众带来的便是一份细腻的真实。

梅姨的精湛演技将凯特琳在面对抉择时的紧张,无助,再到坚持出版后坚定的眼神与语气,无不彰显出她的人格魅力。而在影片高潮处的多方通话,堪称一段殿堂级的群戏,每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本对于捍卫新闻自由的坚守与作为新闻人的使命感,编辑和记者此刻的举足不定,律师与管理层为了不被法院提告做着最后的努力……而凯特琳,眼中噙满泪水,神情犹疑,逐渐高亢,再到最后的坚定与做出重大决定而无法平复的心情,强大的演技功底在这里爆发。

影片最后,流水线上的一份份报纸,就如同血管中的血液,不断为这个国家注入新鲜的活力,而工人敲击的每一个字符,排版时的每一个铅块,便是血液流转的不竭动力。

时任最高法院大法官雨果布莱克在判决书中评论:“建国之父给予了新闻自由的权力,是因为他需履行传播民主、公正的义务,新闻为民服务,而不是为当权者服务。”

这背后,是一代代新闻人的坚守。

二百多年来,他们一直如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